東北特鋼“火”了。因為債務違約,東北特鋼今年頻頻曝光于財經新聞中。
3月27日至7月18日,4個月內,東北特鋼七次債務違約,共有47.7億的債券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,構成實質性違約。而在首次違約前,3月24日,東北特鋼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楊華自殺身亡,上任不足一年。
國開行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,截至2015年9月末,東北特鋼資產總額527.26億元,總負債達444.73億元,資產負債率84.35%,公司面臨較大流動性壓力。而近年來因為拖欠貸款,東北特鋼已先后多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。
很多人大跌眼鏡。在我國特鋼領域,東北特鋼是與寶鋼特鋼相同重量級的明星企業,南有寶鋼,北有東特,這樣的明星企業居然陷入債務困境?發生了什么?
集團簡介
東北特鋼集團由國家原三大骨干特鋼企業——大連特鋼、撫順特鋼、北滿特鋼重組而成。
其中,大連特鋼始建于1905年,原名為“進和”商會;撫順特鋼始建于1937年,原名為“南滿洲株式會社撫順炭礦制鐵試驗工場”。都是日本人創立。北滿特鋼則是在五十年代由蘇聯援建。
自新中國成立以來,這三個鋼廠都以生產經營高質量檔次、高附加值特殊鋼為主營業務,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高科技領域所需高檔特殊鋼材料的主要研發、生產和供應基地。
經過半個世紀多的發展,2004年合并后的東北特鋼目前已經是中國500強企業和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,其特鋼產能達500萬噸,號稱“特鋼航母”。作為中國高端特鋼企業代表,公司和寶鋼特鋼一起,是中國特殊鋼行業名副其實的龍頭企業。
行業特點
我國的特殊鋼行業是什么樣一個行業?
首先是容量巨大。電力、石油、化工、鍋爐、模具、機械、船舶、汽車、汽輪機等行業,尤其是高速發展中的國防軍工、航空、核電、海工裝備以及一些新興的高新技術關鍵產業,都需要大量的特殊鋼材。在全球范圍內,這樣的市場容量數一數二。
第二個特點是技術落后。雖然近年來我國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鋼品種獲得了較快發展,但不能完全滿足市場要求,很多鋼種仍然要從國外進口。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就是技術。技術的落后讓我們受制于人。
特殊鋼多用于極端環境,對適應極端溫度、極端壓力和長壽命服役的要求遠遠高于普通鋼鐵,其對品質的要求也遠高于普鋼?陀^地說,在鋼質的純凈、組織的均勻和晶粒的細化等方面,我們和世界一流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。
硬幣的另一面是,技術原因也使我國的高端特鋼避免了普鋼市場的惡斗。低技術含量意味著低準入門檻,有錢就能上項目,于是一擁而上,普鋼產能過剩的惡果已經彰顯。
技術層面的競爭是一種高級的競爭。不用與同行們進行低水平惡斗,特鋼企業可以更專注于技術和產品的提升。
第三個特點是,出于國家利益的考量,關鍵行業的特鋼,只要能夠在技術指標上與國外同行到達同一層級,國家更傾向于支持本土鋼企。國外的技術保密和封鎖也進一步加強了這種意愿。
總的來說,不可否認我們與美日歐的差距,但也不能忽視領軍企業的飛速追趕。技術高壩的存在,意味著一旦突破,我們的進步便勢不可擋。
為何舉債
有巨大的市場容量和國家的支持,也不用進行低水平的競爭,東北特鋼的發展的確也一帆風順,那么它為何陷入了眼下的債務泥沼?
各種說法都有。國企體制原因,“現金奶!北惶涂;機構臃腫,生產效率低下導致經營不善;外部需求萎縮,等等。各個角度解讀都提到的是,東北特鋼的巨資技改。
時間拉回2008年。2008年起,東北特鋼大連基地開始整體搬遷改造。截止2014年的6年間,東北特鋼累計投入300億元,實施國內外特鋼企業最大規模技術改造。
與此同時,其資產負債率從2007年的65.85%持續加重至2010年的87.35%。加上后續又新增大型材廠的投資,近年來公司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在84%至85%之間。
回顧2008年,那是什么樣的年份?相信大多數人都記憶猶新。金融危機。四萬億。
在2008的當口,東北特鋼花錢的邏輯很合理,危機即是轉機,在行業盛極而衰的時期,通過技改完成環保升級和特鋼品種在高端市場的新布局,高溫合金、高強鋼等產品將占領國內民品市場份額35%以上,三分之一產品實現外銷或替代進口……
愿望很美好。就算債務危機的現在,這樣的愿望看來也很美好。唯一被忽視了的,是需求。
當時決策的這些人,不僅僅東北特鋼,舉國上下都沉浸在花錢的快感當中。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。陽光總在風雨后。所有人都低估了外部環境惡化的可怕程度。
現實卻潑了一把冷水。東北特鋼2012年以來產品產量穩步上升,不過整體產能利用率依然偏低,2014年,公司整體鋼材產量229.15萬噸,而其鋼材總產能為419萬噸。
差不多一半的利用率。外部需求的萎縮大勢并非人力可以阻擋。
還能盈利嗎?當然能。東北特鋼主要上市平臺撫順特鋼發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,2015年東北特鋼利潤總額達到2.2億,較2014年增長30%,在全國鋼鐵企業中列位17名。
在2015年利潤總額虧損占比達到68.89%的鋼鐵行業中,2.2億的盈利看起來十分亮眼。
然而負債四百多億。樂觀地說,如果每年都有2.2億的收入,四百多億的外債大概兩百年就可以還清了。
當然如果未來東北特鋼保持高速增長則另當別論。但在國內經濟下行,產能過剩,產業升級,市場整合的今天,東北特鋼未來能保持高速增長嗎?恐怕沒那么樂觀。
結語
市場有市場的規律。舉債要慎重。如果一個飯館借錢重裝修后,上座率卻沒有達到原來預期,債主上門,這個飯店很大概率關門了事。
但考慮到東北特鋼所在行業的特殊性,在行業的龍頭地位,以及東北經濟斷崖式下跌的大背景,所有的因素都顯示了一個冰冷的事實,東北特鋼“大而不能倒”!
其實脖子轉一下,不去看那么高的負債率,去看特鋼的利潤率,“債轉股”也許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。各方仍在博弈。債主們最終會和東北特鋼達成妥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