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模具行業通用術語:
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叫法往往不一樣,大家可以自己對照。
比如: 廣東做模具的喜歡把【滑塊】稱之為【行位】。
浙江、上海、江蘇,喜歡把【行位】稱之為【滑塊】,或者【抽芯】。
上模、下模(長三角) = 前模、后模(珠三角)
動模、定模(長三角) = 公模、母模(臺灣)

詳細的如下:
一、模胚類
- 唧嘴=澆口襯套(澆口套)
- 法蘭=(定模澆口襯套)定位環
- 扶針=回針(復位桿)
- 垃圾釘=頂針板止停銷
- 杯頭螺絲=內六角沉孔螺絲
- 水口邊=細水口或簡化型模胚的從水口
- 板上貫下來的那支導柱中托司=頂針板導柱
- 零度塊
- 工字板=碼模板
- 方型輔助器
- 直衡=直沖
- 師傅位=標數基準
- 撐頭=支承柱
- 法蘭=定位導圈
- 方鐵=墊仔方
- 模胚闊度=模胚寬度
- 公仔模=鈹銅模、雕刻模
- 回針=復針=回程桿
- B板=固定板
- 托板=墊板
- 兒構=機構
- 導柱=邊釘
- 導套=邊釘套
二、模具類
- 前模=又叫A;蚨
- 后模=又叫B;騽幽
- 行位=滑塊=抽芯
- 鈳=鑲在后模上的芯子(或叫模仁)
- 斜導柱=斜邊
- 行位鎖緊塊=鏟雞
- 偷膠=減膠
- 火山口=司筒底部的減膠位
- 公模肉=后模
- 母模肉=前模
- 環保標志=回收章
- 細水口=針點澆口
- 潛水=針點澆口
- 鑲件=入子
- 排氣槽=逃氣道
- 披鋒=毛邊
- 加膠=加料
- 密封圈=膠圈
- 中托司=頂出導柱(套)=哥林柱
- 水口扣針=拉料頂針(拉料桿)
- 插穿(碰穿)=靠破
- 波子螺絲=定位珠
- 斜頂=斜方
- 水塔,水桶=模仁上鉆個深孔,中間用銅片或亞加力板隔開,運水一邊進一邊出來冷卻的水喉
- 水嘴=冷卻水接口
- 呵=模仁
- 銅公=放電用的電極
- 彈弓=彈簧
- 入水=進膠點
- 入子=鑲件(INSERT)入子為臺灣叫法
- 行位=滑塊
- 司筒=套筒
- 斜頂=斜頂塊或斜頂桿
- KO孔=頂棍孔
- 司筒針=套筒針
- 撐頭=支撐柱(防止B板變形的)
- 鏟雞=行位鎖緊塊,也叫束子
- 治具=工具
- 喉咀=水管頭
- 行位波仔=滑塊斜器
- 中托司=澆口襯套
- 水口板=流道板
- 細水口板=分流道板
- 勾針=拉料桿
- B板=動模板
- A板=定模板
- 產品的夾線=分型線
- 運水=冷卻水道
- 回針=復位頂針
- 隔熱板=熱流道模上用的
- 撬模位=用來公開AB板的
- 碼?=注射時固定上下模的
- 通框=把框開成通的
- 呵芯=型芯
- 扁頂=扁形頂針(用于肋位的頂出)
- 啤把=拔模斜度
- 火箭腳=位于司筒的加強筋
- 大水口模=二板模
- 小水口模=三板模
- 斜頂(又叫推方)=楣仔方
- 方鐵=凳仔方
- 支柱=撐頭
- 冷卻水=運水
- 銅公=電極
- 放電間隙=火花位
- 凳腳=方鐵
- 1公厘=1mm
- 1絲=1個計量單位=0.01mm
- 用手工執出來=用鉗工來拋修
- 師傅位=基準位=放電時的銅公分中位位置
- 倒扣=反的脫模斜度
- 刀路=加工程序
- 校杯=前模彈出開模的內行位
- PL面(音啪啪面)=分模面
- 反柯:將正常情況下的前后模料位倒過來開模的方法,比如玩具車模具開模時,如果車外形面放后模出就是反柯
- 浮柯:局部有倒扣的地方采用小鑲件彈出的出模方法
- 吃前模:開模時,產品留在前模
- 頂白:頂出時所需脫模力較大,頂針不夠力,使產品局部被頂壞,從產品正面看,有明顯的白色或者膠位高出,又叫頂高
- 水口烘。簼撍畷r入水點在制品外觀面上留下痕跡
- 斜度:啤把(bieba)
- 正斜度:正啤把
- 負斜度:反啤把
- 前模與后!皬湍---第一次合!=fit模
- 模具拋光=省模
- 模具測量=卡數
- 撐頭=撐柱=后模防變形圓柱
- 基米螺絲=無頭螺絲
- 前模斜彈:前模彈出大行位
- 滯料口:冷料井
- 排氣:容易走膠,避免產品缺膠,燒焦等
- 管針=定位鑲件的針=定位針
- 抽芯=行位=滑塊
- 斜頂=斜鍥5
- 頂塊:防產品頂白,在后面裝頂針的大塊頂出鑲件
- 枕位:前后模高出主分型面的封膠鑲塊
- 電木模=啤電木粉類
- 勾針:將流道固定于一側的倒扣針
- 飛模=Fit Mold(音)=使模具前后模吻合
- 入水點=進膠點
- 鑲呵=后模鑲件
- 拉模=脫白=拉白(脫模困難產生的缺陷)
- 分型面=PL面
- 邊=導柱
- 斜邊=斜導柱
- 運水=冷卻水道
- 抄數=逆向工程
- 垃圾位=排渣井(溢流槽)
- 后模一般叫殼(CORE)
三、機械類工具類
- 鑼床=銑床
- 鑼床批士=銑床虎口鉗
- 磨床批士=磨床打直角虎門鉗
- 匙把=活鉗或開口扳手的一種稱呼
- 虎鉗=批士
- C形夾=蝦公碼
- 鉆孔=鉆窿
- 捻把:絲攻攻牙用的一種板手
- 四、刀具工具類、模具加工類
- 牙嗒=絲攻
- 坑手=攻牙用的扳手
- 機轉=鐵圓規
- 奔子=磨成尖頭用于敲擊劃線相交定位點的工具
- 飛模=合模
- 外(音是如此,估計是WIRE)=線切割
- 放電=打火花
- 省模,打光=拋光
- 開粗=粗加工,留少許余量
- 開框=模胚上加工放模仁的位置
- 穿線孔=線割時用來穿鉬絲的
- 曬紋=就是產品表面磨砂面
- 粗公=電火花粗加工用的銅公
- 精公=電火花精加工用的銅公
- 曬字=做好菲林再拿去加字體的加工方法
- 粉針:粉未合金打磨頭
- 火石仔:塑泥砂輪磨頭
- 電蝕:電解成形
- 鋼模:塑膠模
- 棱線:過渡線,兩曲面漸過渡交線
- 介子:墊圈 碼仔裝夾工具,一種三角形斜面開扣位槽的墊塊
- FIT模=合模
- EDM=打火花
- 光刀=用來指CNC精加工加工模仁,多用于公模
- FIT模刷色粉叫打紅丹
- 蝕紋=曬紋=咬花(產品表面處理)
- 電脈沖=火花機
- 銑床上的定位塊=馬仔
- 銑刀=鑼刀
- 刀具過切習慣于叫彈刀
- 用銅公蝕出不好鑼的銅公習慣于叫銅打銅
- 模定位習慣于叫打表
- 對刀叫碰數
- 撞刀、踩刀習慣于叫打飛機
- 加冷卻液習慣于叫加水
- 改程式習慣于叫改數
- F速很快機卻走得慢習慣于叫爬坡
- 五、產品類:
- 止口=夾口美術線,又稱遮丑線
- 啤把=拔模斜度
- 火箭腳=位于司柱的加強筋
- 加強筋=加強用的骨位
- 美工線=上下蓋裝配的中間的間隙(可有效防止錯位)
- 。╞ie)機=注射機
- 一啤=一套模啤出來的部件
- 杯士=介子
- 骨位=肋
- 組立圖=裝配圖
- 止口=夾口美術線,又稱遮丑線
- 夾水紋=熔膠線
- 火花紋=電火花加工后留下的紋
- 水口料=摻有回收塑料的原料
- 賽鋼=POM
- 防彈膠=PC
- 透明大力膠=SAN
- 亞加力=PMMA(有機玻璃)
- 超不碎膠=ABS(工程塑料)
- 硬膠=GPPS
- 不碎硬膠=HIPS
- 軟膠=PE
- 尼龍=PA
- 防彈膠=PC
- 百折膠=PP
- Reduce(add) plastic---減(加)膠
- Burr/flash---披峰
- Burn mark---燒焦
- White ejector mark---頂針印、頂白
- Black specs---黑點、黑斑
- Discoloration---混色、污點
- Gloss---光澤
- Jetting---蛇紋
- Worming---走水紋
- Sink mark---縮水
- Void/bubble---氣泡、夾氣
- Distortion---變形
- Warpage---翹曲
- Short molding/non-fill---缺膠、未走齊
- Weld line/knit line---夾水線
- Discarded as useless---報廢
- Split line---夾線
- Stick in sprue bushing/cavity/core
- ---粘唧咀/前模/后模
- Stress break/crack---頂裂
- Brittleeness---脆性、易脆
- Drag mark---拖花
- Charred streaks---燒焦痕
- Dull spot near the gate---入水烘
- Gate---入水
- Gate location---進入位
- Gate type---水口形式
- Edge gate---大水口
- Pin-point gate---細水口
- Gate size---水口大小
- Switching runner/gate---轉水口
- Sprue diameter---唧嘴口徑
- 夾水紋=因局部冷卻過快形成的產品缺陷
- 流紋=水波紋=透明產品的表面縮水波紋
- 夾水線=產品走膠至最后部位的熔接線
- 拉粒料=再生料=將水口重新提純的原料
- 拖花:產品因拔模斜度不夠出模時產生的產品發白現象
- 返白:因頂出位置不當或受力不均產生的產品發白現象
- 困氣:因模具排氣不良或注射速度過快,使空氣無法排除產生的現象
鋼料材質類
- 40 CrMn Mo 7=瑞典718
- 日本產 NAK80 X 40 CrMo V51=一勝百(ASSAB)8407
- 日本SKD61 X42 Cr 13=一勝百(ASSAB)
- S-136ESR X36 CrMo17=一勝百(ASSAB) S-136H
- 中炭鋼或45#鋼香港稱為王牌鋼
上一條新聞:模具設計和制造基礎知識篇
下一條新聞:模具工廠精益生產原則和規范